国学经典 共学勉之
图片
在喧嚣纷扰的尘世中,人们常常被欲望与杂念裹挟,身心俱疲。千年前的《坐忘铭》虽佚名流传,却藏着安顿生命的大智慧。短短数语,从修身到养性,从处世到悟道,字字直指人心,为现代人破解精神内耗、寻觅内心安宁,提供了珍贵的思想密钥。
图片
《坐忘铭》佚名常默元气不伤,少思慧烛内光。不怒百神和畅,不恼心地清凉。不求无谄无曲,不执可圆可方。不贪便是富贵,不苟何惧君王。味绝灵泉自降,气定真息自长。触则形毙神游,想则梦离尸僵。气漏形归厚土,念漏神趋死乡。心死方得神活,魄灭然后魂昌。图片
【壹】
常默元气不伤,少思慧烛内光
释义:常常保持静默,可使体内元气不受损耗;减少思虑,能让智慧如烛火般内耀。心得感悟:静默并非沉默寡言,而是收敛外放的心神,避免因言语过多而耗散精气。在聒噪纷杂的尘世中,人们惯于用言语彰显自我,用思虑规划未来,却不知过度消耗元气与精神。少思也并非摒弃思考,而是摒弃杂念纷扰,于澄明心境中,让智慧自然流露。
正如古之贤者,静坐观心,于静默中参透天地至理,在减少妄念后,方能洞察事物本质。这启示我们,唯有适时沉淀自我,方能守护身心根基,培育内在智慧。
【贰】
不怒百神和畅,不恼心地清凉
释义:不轻易发怒,可使体内诸般精气神和谐顺畅;不心生烦恼,能让内心保持澄澈安宁。心得感悟:怒为七情之首,一旦失控,便如狂风骤雨,扰乱身心秩序。古人云“怒伤肝”,不仅损害身体,更会蒙蔽心智。而恼意丛生时,内心便如坠迷雾,失却清明。
在生活中,人们常因琐事嗔怒、烦恼,却不知这般情绪早已成为伤人伤己的利刃。真正的智者,懂得克制情绪,以平和之心应对世事。当内心不被怒恼支配,方能如平静湖面,映出万物本真,于和谐安宁中体悟生活的真谛。
【叁】
不求无谄无曲,不执可圆可方
释义:无所求便能不谄媚不歪曲,不固执便能灵活处世、能屈能伸。心得感悟:世人多因有所求而卑躬屈膝,为达目的不惜谄媚逢迎,扭曲本心。当放下欲望,不汲汲于名利,方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尊严。而“不执”更是处世的智慧,若一味固执己见,便如顽石难以融通。古之君子,外圆内方,在坚守原则的同时,懂得因时制宜、顺势而为。
这告诉我们,唯有摆脱贪求与固执,方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,既不失本心,又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境遇。
图片
【肆】
不贪便是富贵,不苟何惧君王
释义:不贪婪便能享有内心的富足,不随便苟且行事,便无惧权势威压。心得感悟:贪念一起,如饮鸩止渴,纵使家财万贯,内心仍如荒漠般贫瘠。不贪之人,虽居陋室,却能安贫乐道,内心充盈胜过万千财富。“不苟”则是坚守底线与原则,不因权势、利益而违背良知。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,今亦当以高尚品格立身。
当人做到不贪不苟,便能挺直脊梁,以傲然风骨立于天地间,纵使面对权贵,亦能泰然自若,无愧于心。
【伍】
味绝灵泉自降,气定真息自长
释义:断绝味觉享受,体内灵泉般的津液自然充沛;气息平定,呼吸便能绵长深邃。心得感悟:口腹之欲,是人之本能,但若沉溺其中,追求山珍海味,反而会损耗身体元气。摒弃过度的味觉享受,回归清淡质朴,身体反而能焕发生机。而气息平定是修身养性的关键,古人修炼,皆重调息。当气息沉稳,内心也随之安定,如同风平浪静的深海,蕴含无穷力量。
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人们常因浮躁而气息短促、心神不宁,唯有学会控制欲望、沉淀气息,方能滋养身心,达致身心和谐之境。
【陆】
触则形毙神游,想则梦离尸僵
释义:过度外求感官刺激,会导致身体衰败而灵魂离散;杂念过多,睡眠时也难获安宁。心得感悟:人若沉迷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,一味向外索取,便如飞蛾扑火,终将耗损生命本源,致使形神俱伤。而思绪纷扰,执念丛生,即便在睡梦中也不得安宁。就像古人所说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”,过多的杂念会扰乱心神。
在现代社会,诱惑繁多,人们极易迷失于物欲与杂念之中。唯有克制欲望、减少妄念,才能守护身体与精神的健康,让生命回归本真。
【柒】
气漏形归厚土,念漏神趋死乡
释义:元气泄漏,身体便会走向衰亡;杂念丛生,精神便会陷入困顿消亡之境。心得感悟:气为生命之本,元气充盈则身体康健,一旦泄漏,便如大厦将倾。而精神世界若被杂念侵占,就如同房屋遭白蚁蛀蚀,看似完好,实则危在旦夕。古人养生,既重养气,更重养神。在生活中,熬夜、过劳等损耗元气,焦虑、贪婪等侵蚀精神。
我们当警惕这些无形的损耗,守护好身体的元气与精神的纯净,方能避免过早走向衰败,保持生命的活力与光彩。
图片
【捌】
心死方得神活,魄灭然后魂昌
释义:摒弃世俗妄念,精神方能焕发生机;消弭执着与欲望,灵魂才能昌盛丰盈。心得感悟:此处“心死”并非心如死灰,而是斩断贪嗔痴等妄念,摆脱世俗的束缚。当放下对功名利禄的追逐,对得失荣辱的计较,精神便能如破茧之蝶,自由翱翔。“魄灭”则是放下对物质的执着,让灵魂摆脱沉重的枷锁。
古之修道者,皆求“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” ,实则是通过摒弃杂念与欲望,实现精神的升华。这启示我们,唯有敢于割舍内心的纷繁,才能滋养灵魂,达致精神的圆满与昌盛。
愿与君共勉同行!
·END·
欢迎关注“儒风古韵”
谢谢帮忙“点赞”+“分享”+“在看”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,股票配资链接,配资炒股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